今年以来,市数据资源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按照市政府和省局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数据资源和政务服务管理、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管理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落实主体责任,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扶贫工作等重要论述和今年以来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开展集体学习9次、专题研讨1次。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一体推进学习教育、对照检视和整改落实,制定完善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和信息交流等工作机制,机关内部管理关键环节进一步夯实。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和抓党建工作“三个清单”,深入创建“三服务、当先锋”机关党建品牌,积极争创五星级机关党支部。以开展“评比窗口”季评和“态度好、业务好、效能好”专项提升行动为抓手,持续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提升窗口服务效能。在机关和窗口开展以整治“吃喝风”为重点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2次警示教育,领导干部结合谈心谈话开展提醒警醒,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外”教育管理监督,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担当干事的工作氛围。
(二)主动担当作为,助力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市数据资源局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大年初二起,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坚守工作岗位,常态化开展政务大厅疫情防控,实现服务不断档、人员零感染。加强信息化支撑服务,充分发挥“皖事通办”平台优势,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发上线“健康池州”来池人员健康状况登记系统、“安康码”系统(全市申领率超过100%,人均核验4.09人次,人均亮码6.78人次,基本实现一码通行、复学、入园、通办)和“名师空中课堂”“口罩预约”等一批应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上线助就业、助农耕、助脱贫、助融资、助社管“五助”服务,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得到省数据局充分肯定。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在疫情防控中战斗堡垒和先锋作用,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全市第一批“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基层党组织”和“市直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聚焦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管理改革,推动数据资源赋能应用。在深入开展普查、调研和积极学习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池州实际,牵头拟制政府性投资信息化建设管理改革方案,提请市政府4月份印发《池州市本级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政府性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协调机制,增设项目前期工作预审环节,强化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估,形成闭环管理。推进政务云中心建设与本级政务信息系统集中运管,6月底池州市政务云(核心云)中心项目落地,以“企业投资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构建起“1+N”政务云体系,加快推进本级政务信息系统集中运管。“数字普惠”工作稳步推进,围绕数据赋能普惠金融、拓宽便民服务渠道等与建行省市分行在全省建行系统率先试点“数字普惠”应用工作。
二是启动“十四五”数字池州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前期课题调研,认真分析“数字江淮”整体规划、“十四五”数字城市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长三角典型数字城市有效做法和经验,初步提出以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数字池州”建设思路,明确编制方向。
三是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政府性投资信息化项目审查。积极跟进中央、省相关政策,在“数字政府”框架下,结合“十四五”数字池州专项规划编制,谋划“城市大脑”、“数字池州大数据中心”、“数字池州数据供应链”3个项目,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编制,其中“数字池州数据供应链”项目已通过省委网信办上报中央网信办,会同市发改、财政等部门研究编制政府数据供应链项目专项债申报方案。同时加快项目建设,智慧政务(皖事通办)项目和“安康码”民生工程项目稳步推进。落实市政府关于市本级政府性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要求,完成主城区校园周边隐患路段交通科技设施建设和移动源综合管控系统2个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累计概算投资734.1万元。
四是做优“皖事通办”平台,更好满足群众办事需求。推动“皖事通办”平台迭代升级,集中上线665项全程网办事项,线上办件量66万件,线上办件量较上年同期提升3.76倍。“皖事通”APP累计上线104个“掌上办”服务,新增注册用户52.5万,总用户达67.4万,访问量超过4000万人次,常住人口注册占比10.3%,位居全省第一,访问量与人口比位居全省第二。市县两级基本实现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创新推行“‘双休日’正常办、‘法定节假日’优先办、‘夜间’自助办”服务模式,“八小时外”服务群众2.96万人次。
五是大力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理,目前48个部门158名工作人员1573项事项进驻市本级大厅,另经市政府批准,保留并统一监督管理不动产、车管、出入境和人社就业服务四个部门大厅278项服务事项,总进驻率97.8%,“一站式”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开展大厅综合窗口提升行动,设置3个通办窗口、2个主题窗口、10个专业窗口,公安、税务、公积金等专业窗口实现无差别受理,“一站式”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推深做实“评比窗口”活动,突出服务态度、业务本领、服务效能抓好大厅和窗口服务优化提升,上半年全市群众办事评价168.8万人次,好评率100%,“一站式”服务实效进一步增强。
六是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管理。聚焦疫情防控,开设“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专题,主动公开中央和省、市委疫情防控部决策部署,及时回应关切。创新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信息公开方式,修订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系列工作制度,组织开展政务公开“六提六促”专项行动,突出三大攻坚战和“六稳六保”信息发布。持续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做好“两节”两会等重要节点运维保障和检查指导,确保未发生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信息安全事故。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认真做好加快建设“数字池州”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部署,在前期课题调研基础上,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聘请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数字池州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加快建设“数字池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加快推进政务云中心建设与本级政务信息系统集中运管。力争在9月底前完成市政务云(核心云)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编制部门存量系统集中迁移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完成2020年系统迁移工作目标。
(三)启动谋划重点项目建设。依托市政务云中心和广电数据中心,开工建设城市大脑项目,积极申报省城市大脑应用试点,完成100%政务数据、60%社会数据归集。谋划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建设,会同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市发改等部门规划大数据产业核心园区,共建数字池州大数据中心。结合“十四五”数字池州建设规划编制深入谋划重大项目,建立“十四五”信息化重点项目库。
(四)加大跑省力度,争取项目纳规和资金支持。抢抓新基建政策机遇,会同市发改、财政等部门完善“政府数据供应链”项目专项债申报方案并于7月上旬跑省对接,力争该项目7月份成功申报第三批非标准地方政府专项债,争取年内发债。
(五)高标准打造“皖事通办”平台。深化智慧政务服务,年底前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500项以上服务“掌上办”,100个“办好一件事”,100%个人事项“网上办”。优化7x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将政务服务事项延伸到银行、医院等“居民生活圈”,更好更快服务群众。
(六)完成“安康码”应用民生工程任务。全面推进两个子平台、八类场景建设,完成“安康码”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和医保电子凭证“三卡合一”、互联互通,深化在政务服务、公共场所、交通出行等场景应用。
(七)强化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管理。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落实市本级政务服务大厅各项管理制度,督促分大厅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服务质量。
(八)着力提升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管理水平。深入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各项任务,以“六提六促”专项行动为抓手,大力深化重点领域、政策及解读信息发布。
(九)持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持续改进机关和窗口工作作风,坚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