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网站!

安徽政务服务网池州分厅

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登录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池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800MB1623840P/202407-00009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池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其他 / 函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7-04
废止日期: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7-04 10:51 来源:池州市数据资源局 [字号:默认 超大]

莫助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的提案》已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位谋划,明确改革方向。局党组高度重视综合窗口改革工作,把综合窗口建设工作作为“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要载体抓紧推进。并提请市政府召开综合窗口改革调度会,明确工作目标、制定推进计划、倒排序时任务,确保窗口整合到位、综合窗口改革落地见效。在征求部门和窗口的意见建议下,研究制定并印发《市政务服务中心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实施方案》。

(二)因地制宜,规范整合窗口设置。一是扩大通办类综合窗口业务受理范围。归并农林水、文教卫、环境应急、科技经信等34个部门1067个事项,开设10个通办类综合窗口,合理解决了“忙闲不均”现象,无差别事项占比提升至63.1%。二是提升行业类综合窗口“一窗通办”服务能力。通过对行业领域业务的深入研究和梳理,提升集成化服务能力,由11个行业类综合窗口减少至公安、人社、医保、公积金、交通、税务等6个行业类综合窗口。公安综合窗口已经实现户政、出入境、交警业务一门进。三是升级企业服务专区。推进市企业服务中心进驻,与政务服务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涉企服务事项的咨询辅导、帮办代办以及政策、人才、法律、金融等增值化服务。设立企业诉求“挂号”窗口,做到企业诉求线下“一口”收办。

(三)因材施教,配齐配强窗口人员。一是打造“全科”受理人才。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聘一批通办类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多次组织部门审批业务骨干授课、跟班学习、以老带新、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业务培训累计34场,使所有受理人员掌握全部通办事项的业务操作知识和能力。二是推动高频复杂事项审核人员进驻。推动养老、工伤等复杂高频领域审批人员集中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后台实现事项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全流程实质运行。三是畅通综合窗口人员职业发展通道。组织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参加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增强政务服务队伍稳定性。

(四)因势利导,完善综合窗口运行机制。一是精细化编制综合窗口收件审查细则。组织部门人员明确“一窗受理”事项的设立依据、申请材料、审批时限、收费标准等要素,细化办事情形,梳理材料审查要点,为综合窗口收件提供审查标准、业务支撑。二是完善通办类综合窗口运行机制。围绕事项流转分发、证件领取、材料归档等工作,细化规范“综合窗口”相关事项和工作环节,有效确保了“综合窗口”的顺利启动和平稳运转。三是全面推广应用“全省通办”系统。构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统一入口,推行事项线下统一收件、流转办理、统一反馈,杜绝办件“体外循环”,自今年5月27日启动综合窗口改革以来,通办类综合窗口累计受理咨询、收件共计2019件。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数据资源局将持续优化综合窗口服务流程,对标先进、学习借鉴。一是继续优化审批服务流程,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技术再造业务流程,加强综合窗口的业务协同、部门联动、集成服务,拓展电子证照、政务数据在综合窗口的应用场景。二是继续完善考评制度,综合运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电子监察、社会第三方评价等手段,对综合窗口前台收件人员和后台办理单位的审批材料、审查要点、收件退件、审批时效、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等内容进行日常督查考核,实现以管促优、以评提效。三是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和意见,不断调整和改进服务流程,以持续提升综合窗口的运行质效,为广大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联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

联系电话:0566-256790

                                                                                               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