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市委组织部,在全市15个“池州名村”培育村,共同推进便民服务质效提升行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好“一扇门”。各培育村完成现有服务场所升级改造,全部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光纤接入。规范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完成公示牌、服务设施规范设置,实现“一窗式”受理、“一口清”导办、“一条龙”服务。
育好“一批人”。各培育村服务窗口累计配备专职人员30人,市县两级累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逾30场次,业务人员均熟练掌握“皖事通办”平台事项网办业务流程。
理好“一张表”。综合群众常办业务,针对培育村各自禀赋、定位,“一对一”梳理商定各村下沉进驻事项,所有事项清单及办事材料、承诺完成时限完成上墙公示,其中累计322个事项实现即时办结、330个事项实现专人帮办代办、70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近500个事项由村级初审转办,并承诺一日办结。
记好“一本账”。各培育村累计制定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帮办代办等服务制度110项,形成制度汇编,在窗口规范公示。对服务开展情况实行“账册式”管理,服务情况“一查便知”。市县两级牵头开展考核评议,进一步提升各培育村创优争先的积极性。